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6集课程复讲

郎海涛学长

  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6集提纲  
1.如何让孩子不交不好的朋友,不到不好的环境? 
2.打开人生潜力的两把钥匙? 
3.60多岁的长者修身修行十多年,为什么都觉得上不去?
4. 易子而教有什么好处? 
5. 讲解“用人物,须明求,倘不问,即为偷”?
6.“人问谁,对以名,吾与我,不分明”如何应用到打电话礼仪上? 

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6集  
1.如何让孩子不交不好的朋友,不到不好的环境? 
    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,到不好的环境去,根源还在他不懂得是非善恶的判断。 
    一定要从根本来解决,从小把孩子德行的根基扎好,自然而然他就不会去接触不好的朋友,不会去接触不好的环境。
   一位老师,在他孩子一两岁的时候,就跟孩子说,那些不好的地方如声色场所、电玩游戏,绝对不能去。先入为主,孩子长大了就不会去。“谨于未发之谓豫”,一定在孩子没有养成,没有染上的时候就要制止。做到提前预防。

2.打开人生潜力的两把钥匙? 
    人的潜力就跟冰山一样,大部分都埋没了。老师讲用两把钥匙把潜能开出来,第一把是“孝顺”,第二把是“礼貌”。礼貌的本质就是恭敬之心。 古代的舜王,因为孝顺,智慧很高,德行很好,赢得全国人民的爱戴推崇效法。蔡老师因为礼貌恭敬,认识卢叔叔,从卢叔叔那里得到很多的智慧和经验。

3.60多岁的长者修身修行十多年,为什么都觉得上不去?
    一位60多岁的长者修身修行十多年,都 觉得上不去。为什么?无论怎么学,总觉得一颗存心就是不够真诚,不够恭敬。听完“入则孝”以后,恍然大悟,原来第一层楼没盖好,直接上到第三层了。有人劝他,你下来盖第一楼吧。他说,我都在三楼了,怎么还叫我下来。他在三层楼,是用两根竹竿在撑着,随时都可能会掉下来。后来他明白,原来根基很重要。

4. 易子而教有什么好处? 
    如果孩子每天跟着父母,一些道理可能听得很熟,反而可能会忽略掉。如果也有其他的家长也这样讲,孩子会说,原来大人都是这么讲的,他会比较的重视。有了一群要好的家长一起学习,孩子教育会很轻松。


5. 讲解“用人物,须明求,倘不问,即为偷”?
   小孩你没教他的时候,他对是非善恶还不是很清楚。有时候他可能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看,他顺手就拿来看一下。 
    家长教小孩“用人物,须明求”,我们也要做到。 
    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,也要特别的细心,也要保持能为对方着想的心。


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